-
基于时间域方法的空间光学系统杂散光测量技术
在空间光学系统中,杂散光的存在会显著降低系统的信噪比(SNR),甚至导致目标信号丢失和任务失败。为此,西安光机所王虎教授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域方法的杂散光测量技术,通过脉冲光源和时间分辨探测器实现对杂散光信号的精确识别和背景噪声的有效抑制。2025-04-25
-
背景纹影技术在层流锥形预混火焰动态温度场测量中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准确测量和分析燃烧过程中的动态温度场对于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敬轩、杨立军教授研究团队利用背景纹影技术,在层流锥形预混丙烷-空气火焰的动态温度场测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燃烧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2025-04-11
-
逐光IsCMOS像增强相机在空气等离子体活化水消毒领域的应用
在日常清洁和杀菌中,化学消毒剂虽有效但可能危害环境与健康。为此,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黄月烨等人聚焦于空气等离子体活化水(APAW)技术,一种更环保高效的消毒方法。该技术通过DBD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电离空气,产生强氧化性的活性物质来杀灭病菌,且不留下有害残留。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中智科仪逐光IsCMOS像增强型相机,以高时间分辨率捕捉等离子体放电瞬间,助力优化装置设计,提升消毒效果。成果近期以“空气等离子体活化水消毒应用研究”为题发表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上。2025-03-28
-
逐光四分幅相机拍摄金属丝电爆炸发展过程
金属丝电爆炸是一种极为复杂且迅速的物理现象,通常发生在高电流脉冲作用下,金属丝在极短时间内因电流加热而快速蒸发、膨胀甚至爆炸。研究金属丝电爆炸过程,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金属在极端条件下的热力学行为,还对高能物理、材料科学和电力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这一过程发生在微秒级甚至更短的时间尺度,且伴随剧烈的温度和压力变化,传统的实验观测方法面临着许多挑战。2025-03-21
-
射频等离子体相似性规律与标度网络的实验验证
近日,清华大学付洋洋课题组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最新成果,首次通过实验验证了射频(RF)等离子体在几何相似系统中的尺度不变性规律。研究通过同步调节气体压力、放电间隙尺寸及驱动频率,成功实现了两个不同尺度射频放电系统的动态相似性,为工业级大面积等离子体源(如芯片刻蚀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方法。成果以“Demonstration of Similarity Laws and Scaling Networks for Radio-Frequency Plasmas”为题发表于国际高水平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25-03-18
-
高超声速膨胀流场中氮分子辐射特性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Physics of Fluids》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题为“Nitrogen molecular radiation in hypersonic expanding flow”。该研究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高超声速膨胀流场中氮分子的辐射特性,为理解此类流动中的辐射现象提供了新的见解。2025-02-28
-
动态调控蜂窝超晶格等离子体光子晶体几何构型
近日,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动态调控蜂窝超晶格等离子体光子晶体(HsPPCs)几何构型的新方法。通过在介质阻挡放电(DBD)中引入网状水电极,成功实现了从简单蜂窝晶格到多种复杂超晶格结构的快速重构。实验表明,HsPPCs的全向光子带隙(OBG)宽度可达传统蜂窝晶格的三倍,且可通过调节电压动态调控带隙频率。这一突破为可调谐光子器件的开发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技术方案。成果以“Geometric control of honeycomb superlattice plasma photonic crystals i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为题发表于期刊“Journal of Physics D:Applied Physics”。2025-02-21
-
中智科仪助力研究航空发动机旋流燃烧室中滑弧等离子体点火特性
导读:随着技术进步,对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增加,航空发动机点火问题对于飞行器的安全和稳定变得尤为重要。空军工程大学张磊等研究了滑弧等离子体在旋流燃烧室中的点火特性,以期提高发动机的点火能力和稳定性。成果以“Characterization of gliding arc plasma ignition in aeroengine swirl combustion chamber”为题,发表于期刊“Physics of Fluids”。2025-01-16